方新:我觉得其实是社会现在进步发展,除了关注孩子们身体的健康,孩子们心灵的健康也越来越得到关注。心理创伤和躯体的创伤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一个小孩遇到车祸或者遭遇暴力,他躯体可以看到伤口在流血,大人能看到这些创伤,然后引他去就医。但是心灵的创伤我们把它叫看不见的伤口。所以大人得有这方面的知识,就是这个孩子心灵受了伤了。如果看到孩子没有缺胳膊腿断,就觉得没事儿,其实心理创伤影响他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
殷智贤:像刚才说的他经历一些暴力事件,现在我们知道有一些校园暴力事件,这些对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有哪些?
方新:这个要谈心理创伤的定义,它有三个标准:一个是亲历,要么就是目睹。比如说目睹一个人在他面前死掉,或者一群孩子在他面前打伤了,这些也算心理创伤。第一点就是亲历或者目睹生命危险。第二,是不可预期。比如说我知道我得了癌症,我有三个月的期限,那个不叫创伤,因为他知道。不可预期就是突然发生,他事先没有准备。第三,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无力、无能、无助感。像您讲的比如挖去双眼,校园暴力,性侵、被父母抛弃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心理创伤的范畴之内。心理创伤根据造成的因素也分成两大类: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天灾就是由自然造成的,比如说地震,现在地震也很多。洪水,今年洪水特别多。有飓风,还有暴雪,或者暴雨,比如校园暴力,性侵,投毒,虐童,还有亲人去世也算在内,就是他的挚爱,比如说天天抚养他的人,父母双双去世或者单亲去世。还有比如说老师在课堂上突然发病倒地甚至死掉,这都属于创伤性事件。
殷智贤:方老师,刚才您谈到事实上一个孩子遭受创伤的情境不仅在暴力事件当中,还有可能在灾害,包括亲人去世等等这些情境中都有可能遭受心理创伤。我想请教您,家长怎么知道这个孩子已经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件而产生了心理创伤呢?
方新:家长首先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孩子们,要观察到他表情、情绪、行为,会有一些变化,就要去问他发生什么了?同时脑袋里得有创伤的概念,就是说心灵是可以受伤的,而且是看不见的伤口。要跟孩子聊发生什么了,让他说出来。他会有很多行为方面改变的。这就提到,创伤之后人的心声就有哪些变化?你看我们躯体受伤,会有一个阶段性发展变化,比如一开始出血,然后结痂,有疤痕,这有一个阶段性发展。心理的创伤也是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的。最开始破坏的是什么?破坏的是对世界的信任,安全感。比如坐在这儿房子不会塌,等等,因为你有安全感。但是只要创伤来了,第一个破坏的就是安全感没了。然后随着时间的进程会有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北大幼儿园有一个精神病看门老头,杀了一个孩子,三个阿姨受伤,十四个孩子受伤。当时中青报采访我,我就讲孩子在这个事发生之后,他会有退行的表现,比如说原来尿尿会自己控制了,现在不能控制了。原来妈妈在旁边坐着他可以走很远跟别的小朋友玩儿,现在不敢了。当然我说的是比较小的孩子,出了这样的事,妈妈去厕所都要跟着。
青少年这块可能跟成人的表现已经差不多了,比如说他会不停的哭泣,我们说的是阳性的症状:不停的哭泣,找人说,颤抖,很累、很疲劳。阴性症状可能会有失忆,防御性的遗忘,嗜睡。肯定有行为、心理方面跟以前不一样了。所以需要家长给他额外的关注。
还有一点我还想谈,有的是这个孩子当时经历了,还有的时候是听说,听说也受伤,我们叫这是三级受害者。一个创伤事件发生后有一级受害者,比如这个小孩儿被性侵了,他是一级创伤受害者。当时救援的那些人员,像医护人员、小孩的亲属,这属于二级。还有比如他班上的同学听说了这个事,这个叫三级受害者。
殷智贤:所以现在很多人,尤其现在社交媒体非常发达,传播事件的时候真的要小心,因为你很有可能给别人造成二级、三级创伤。
方新:是的。所以爸爸、妈妈要有这样的概念,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说你要经常关心你的孩子,观察他行为,表情,情绪,有什么变化。然后平等地跟他去交流,不要做评判。家长经常,有的时候会指责这个孩子,比如说这个孩子已经被暴力了,就说你怎么那么笨,上来先指责受害者,不要这样做。还有就是要给他持续的关心。还有的是家长否认。我们在治疗当中就有这样的情况,比如小孩在学校明明受老师体罚了,本来很难过了,回家后跟爸爸妈妈讲,都否认,说老师不会这样的,听都不听,对孩子来讲叫再次创伤。
殷智贤:所以这里我们注意到一点,就是有些小孩第一次如果跟家长说,被家长拒绝或者忽视了,他下一次再遭受同样的事件的时候有可能不告诉家长。我们注意到校园暴力其实是积累了很长时间的,这个小孩受到恐吓,回家也不敢告诉父母。像您刚才提示的,由于忽视孩子比较久,甚至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变化,如果积累了创伤,可能有一天还是会被发现的,这个时候家长又应该怎么对待?
方新:像你说的校园暴力受害者,绝不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个事,因为施暴的人会挑人,会闻味,看这一群孩子就找到这个孩子,会找什么样的孩子呢?
殷智贤:对,会找到什么样的孩子?
方新:就是那种看上去很容易被人欺负的孩子,为什么会长成那样呢?一种,他爸、他妈就欺负他。所以他就带着那个模样。
殷智贤:每天都是带着惊慌的样子。
方新:对,受虐的就是这种信号。
第二种人,就是长期忽略,被忽略。这种人会非常没有存在感,他到哪儿,人家也想不起来他,什么好事也想不起来他,什么坏事,就是你去。所以暴力不是偶然发生的。
殷智贤:我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调查,就是说被忽视也不一定说父母双方都忽视孩子,有的时候是单方面忽视孩子。比如说,妈妈对孩子的关注还可以,但是父亲由于长期出差或者工作非常忙,一直都没有真正关注过孩子的生活细节。如果说父亲和母亲双方有一方忽视小孩,哪一方对孩子的忽视,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呢?
方新:我自己感觉,其实跟人关系不是特别大,更主要的是质量,就是你关怀的质量。有些人也关怀,就是天天盯着这个孩子,但是关怀的都不是地儿。这会儿正热呢,让你穿棉袄。就是有些妈妈不知道孩子要什么,但是通常这样的妈妈心理障碍,就是她非常缺少理解别人的能力,让人不舒服。但是只要有关注就比没有关注强。实际上被忽视的孩子是最可怜的,最没有力量,最没有存在感。
殷智贤:所以从去年到今年看到很多散居儿童、留守儿童发生的问题,确实跟他们缺少关注有很大关系。
方新:咱们国家真应该关注这个事,因为现在留守儿童没人管。你去想一下,如果你是这样一个留守儿童,爸爸妈妈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没有这种亲密关系的体验,这样一群人长大了以后,你能想象他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吗?所有人离他很远,大了以后也不懂的怎么亲近别人。
殷智贤:您说的心理创伤破坏的第一道就是安全感。所以孩子经历天灾、暴力事件的冲击等等,都严重破坏了他对世界的信任,那父母有挽救的机会吗?
方新:什么时候给爱都不晚。就是现在也有这种趋势,就是农民工去打工要回家了,觉得要对孩子好。我觉得这个意识非常好。
殷智贤:现在由于各种条件,暂时不能做到回到家陪伴孩子,您有什么建议?
方新:我觉得至少让孩子感觉到你心中是有他的,打电话、写信当然有用了。我在电视看到,让那些长期打工不回家的人,把他们的孩子接到身边。我看到这个很感动,一个电视能照顾到几个孩子,大多数孩子怎么办?我觉得能尽量表达,但是中国人像爸爸、妈妈们自己都没得到爱,你还让他挤出来爱再喂给孩子挺难的,生活对他们来讲那么艰难。
殷智贤:谢谢方老师,今天跟广大网友沟通的核心话题,是说在天灾人祸事件中,遭到创伤的孩子,家长们怎么了解到他们遭受的创伤,做哪些努力可以帮助孩子创伤痊愈。感谢网友们关注我们的讲堂,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