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烈胜:“鹰爸”是非
【演播室】
相信大家对我身后的这张照片还有些印象,一年前,四岁的孩子多多在零下十三度的雪地里裸跑,一年之后五岁的他又驾驶飞机,飞行了大概35分钟,这也可能打破了世界上最小飞行员的吉尼斯记录,每个人面对这样两条新闻的时候恐怕第一反应都是向孩子的父母投去质疑的目光,而今天的《面对面》我们来关注这位五岁的孩子多多和他的父亲,被人们称之为“鹰爸”的何烈胜。
(播出时间:2013年9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21:30)
纪实:摄影棚化妆间何烈胜与萧百佑化妆,交流,进演播大厅
解说1:
本周三晚上六点多,在北京东部的一个摄影棚内,鹰爸何烈胜与同样备受争议的“狼爸”萧百佑碰面了。两位早就相熟的爸爸,将共同参加一档电视节目的录制。
纪实:下面有请我们的两位奇爸爸出场……
解说2:
这是连续10多天来,何烈胜在北京安排的最后一个媒体活动。此前,他从早到晚,频繁接受来自国内外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让他如此奔忙的导火索,正是8月31号那次可能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飞行。
纪实:多多起飞,与教练对话,空中飞行
何烈胜纪实同期:(5岁娃开飞机“鹰爸”教育惹争议)
儿子,真了不起。……
解说3:
与成功喜悦相伴的,是扑面而来的质疑声。
播报1: 5岁的娃娃凭什么可以开飞机。鹰爸这种出格的教育方式是否合法?
播报2:5岁孩子不可能获得驾照,这种行为属于“黑飞”
播报2:北京晚报评论说,这位鹰爸其望子成鹰的心态已经发展成为了不顾孩子死活的病态。
记者:必须得用开飞机这种方式吗?
何烈胜: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对他进行一个“鹰式”教育里面的一个训练。
记者:他飞在两百多米的高空当中的时候,你没有觉得万一他要是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呢,作为父亲你能承担这个后果吗?
何烈胜:我们对他的身体以及安全上的,作为父母,是首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我们选择了目前就是可以说国内飞机最安全的一种小型操纵性飞机,就是蜜蜂3号。首先它自重非常的轻,也就是发动机停止运转的时候,他仍然可以像滑翔机一样的滑翔。第二个方面呢就是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一般来说是要训练100个小时。
记者:他训练了多少个小时?
何烈胜:他训练了大概20天,平均一天大约在6个小时到7个小时。他训练了在130小时到140小时,超出这个30%。最重要的这还不够,他的飞机必须带着教练员,因此就像我们最后正式起飞的时候,后面也有教练员。他的操纵杆是联动的,油门是联动的,他的方向舵,脚踩的方向舵也是联动的。
记者:就跟很多陪驾车一样?
何烈胜:对。也就是教练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甚至在一秒钟两秒钟之内就可以接管这个飞机。多多也就是是飞了大概90%左右,另外的10%,在关键点上的时候,是他和教练员共同操作的。刚才讲的这个风险,基本上就规避掉了
记者: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国家对于比如说驾驶执照就不会有一个年限。
何烈胜:对于这么一种超轻型飞机,也就是重量,双座在150公斤以下,单座在116公斤以下,根据2004年6月1日民航总局颁布的这个法令规定,这样的飞机,本身的安全性不需要审核,第二个是,不需要驾驶执照,第三个就是明文规定就是不受年龄限制。
记者:您的意思就是说,您已经有了绝对的信心说这个飞机是安全的。
何烈胜:对啊。
解说5:
事实上,人们质疑的核心,并非只是安全,而是何烈胜极端的教育方式。
记者:你是一个特别能直面大家质疑的人吗?
何烈胜:我能够,今天任何质疑我都愿意接受。因为质疑了一年多了,没关系的。
记者:您听到的最狠的问题是什么?
何烈胜:去年吧有一个女的讲的特别特别得厉害,说你是反人类,你是一个变态狂,就当面骂。
纪实同期《深度观察》0448
少儿节目主持人周洲:没什么可说我觉得这就是一反人类的做法。
解说6:
这段让何烈胜记忆深刻的指责,发生在去年。导火索是一段网络视频。
字幕:2012年1月22日农历除夕美国纽约清晨8:30
气温零下13摄氏度美国(视频由何烈胜拍摄)
纪实同期:
快快快,往前跑,快跑快跑
爸爸,你抱我,爸爸,你抱我。
快(跑)。
爸爸你能不能抱抱我?
解说7:
一年前,这段名为“魔鬼训练!三岁幼童裸跑弟”,在网络上播放了约68万次的视频,让多多进入公众视野。拍摄者何烈胜,也因此引来了“反人类、变态狂”的骂声。
记者:你当时是什么反应?
何烈胜:网上骂的更厉害,我突然明白了我和我多多的这种状况,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的一个教育的一个矛盾的缩影。
记者:你觉得是什么矛盾?
何烈胜: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我跟他的一个矛盾,我和孩子的一个矛盾,为什么这么弄,为什么下一么大的狠心,为什么要这么去做。第二个矛盾就是我和我爱人之间的这种冲突,我呢有时候也很纠结,就是说我这些年变化的也是蛮大的,我有时候在想,我是不是真的自己错了,那么更好笑的是什么呢,就是学校也在纠结,一方面坚决反对,一方面就是特别关爱,它自己也形成两派意见,就是非常纠结的两派意见。
记者:那这些矛盾是你之前在对多多的进行教育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吗?
何烈胜:绝对没有想到,哪有想到这么深的啊。
解说8:
雪地裸跑视频发布4个多月后,何烈胜出版了新书《我是鹰爸》。书中,并无他自己所说的,面对舆论的纠结。
纪实同期:(多组交叉剪辑)
我的鹰式教育呢,老鹰在成长的时候,然后会把小鹰抓到山崖上,从山崖的边缘把它往下推,那么小鹰为了活命在坠入山崖的那一块拼命地挥动翅膀,自己使出吃奶的劲,于是鹰就学会了飞翔。
纪实:婴儿多多在水中游泳,哭闹
同期:他出生的时候,他是7个月早产,3斤8两。最重要的是脑子里面的病有四种,一个是着左脑室出血,还有一个脑蛋白低下,也就是一种痴呆儿的一种先兆,第三个就是他的这个眼睛后面的血管瘤,还有一个是脑水肿,那么医生给我们一个决定,那么他的这种(情况),好的一种症状可能是痴呆第二个就是脑瘫。当时我们也给吓蒙掉了。
解说9:
何烈胜回忆儿子出生的情景时说,“这一年,我41岁,怀着一丝忐忑,亟不可待地想去看看自己的作品……但一切乱了套。那一刻,我就决定要担负起一个父亲的责任。”何烈胜的鹰式教育,在多多3个多月大的时候,就开始了。他每周逐步降低游泳池里的水温,一直降到25摄氏度。
记者:这是医生告诉你的。
何烈胜:是医生。
记者:都不会有副作用?
何烈胜:不会有副作用。然后他们甚至就讲了,但是万幸的是什么,万幸的是第一时间内,发现了这个病,第二个万幸的是什么,就是说遇到了您这样的父亲,对他进行不折不扣的认认真真地这样一个训练。
记者:那五年过去了,多多的病从好转到康复了吗?
何烈胜:后来我做过复查,因为出院之后就每一天训练,每一天训练,每一天训练,到现在多多就没有因为生病而去过医院。
解说10:
多多生理上的逐渐恢复,让何烈胜信心倍增。他说“有一次突然联想到,一奶喂大的小狗崽,有的成了警犬,有的成了草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思考的结果是,一个接受了专门的训练,一个没有。道理是相同的。”他要为多多制定一个更长久的,名为“鹰式教育十商培训”的计划。这所谓十商,指的是体商、智商、德商、情商、胆商、逆商、心商、灵商、志商、财商。魔鬼一般的训练,在多多6个月大的时候,正式开始了。
纪实:多多从爬到走到跑时间流(3140-走路训练-走路训练2-4265)
解说11:
何烈胜规定,多多每天要在早上6点起床,学习训练直到晚上8点半。而无论从体能、心理还是智力,多多都要接受与自己年龄并不相符的挑战。
纪实同期:
滑雪推下滑道
解说12:
这样的特训,也超出了家人的承受范围。
纪实同期:
多多的干妈:这小孩这样搞不就搞死了
何烈胜:我觉得我的观点,就跟你们不一样嘛。
多多的干妈:跟膀子摔跤一样,没到时间
何烈胜:什么叫没到时间,以前我们小的时候,十三岁上学,现在小孩6岁就可以上学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稀罕跟你们说。
纪实同期:雪中裸跑
没关系,加油。耶,你是最棒的。妈妈你快过来。往下倒往下倒。你趴下就可以了,你趴下就OK了。
解说13:
雪地裸跑的视频中,多多的妈妈也在画外,尽管儿子呼唤着妈妈,她却始终没有出现,因为按照何烈胜的想法,妈妈的妨碍只能延长儿子裸跑的时间。
记者:他的妈妈就是你的爱人,赞同你的做法吗?
何烈胜:不赞同。非常非常包容。
记者:如果您是鹰她就是羊是吗?
何烈胜:我觉得连羊都不是,是兔子。
记者:她希望怎么样教育多多?
何烈胜:放任。他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比如说洗冷水澡的时候,她心疼得不得了,别人问她,你为什么不反对呢她说,内心有非常非常的矛盾,一方面我反对这种做法,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我又觉得说我老公,做这个事情也蛮有成果的,她就一直很纠结。然后他开飞机,她不支持,她觉得孩子该是怎么样就怎么讲,成才了又怎么样,不成材又怎么样,人家快快乐乐的去生活去面对。
记者: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好吗?
何烈胜:但是我就问她,我说多多驾驶飞机不快乐吗?
记者:多多快乐吗?
何烈胜:他快乐的连给你打电话都不给你打了,你觉得是不是用你妈妈的一种眼光,用你妈妈的所谓一种快乐来理解孩子的快乐。我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呢,你又不是孩子,你怎么知道孩子不喜欢呢?
解说14:
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认为,何烈胜的鹰式教育,完全是建立在对孩子的强迫之上。在记录下的画面当中,也常常能看到,多多对父亲的一些安排表达不满。
记者:平常怕他吗?
多多:怕他。
记者:是因为他训你你才怕他吗?
多多:他打我的时候我也怕他,他揍我的时候也有怕他。
记者:他一般会什么时候打你?
多多:嗯 从现在我生下来到现在才打我三次,第一次是我起得晚,打我了一次,第二次是我没倒剩饭打我一次,第三次是我穿衣服穿多了,爸爸只让我穿三件,我穿了四件,穿多了一件,又打我一次,就这三次。
记者:穿多了是因为你冷是不是?
多多:对,其实我穿四件也很冷。
记者: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让你冻着跑步吗
多多:因为一开始爸爸问我,你敢,你想,你愿不愿意在雪地里面跑,我说愿意,然后我爸爸给我脱光衣服,出去了,我就感觉很冷,我就感觉不愿意了。
记者:可你已经答应他跑步了,所以这个时候你只能够继续跑了。
多多:对。
解说16:
在父亲的鹰式教育下,多多注定成为了一个非同一般的孩子。裸跑成名后,2012年8月,他就参加了青岛国际OP帆船赛。事实上,这项帆船比赛本身有着年龄限制,正是因为何烈胜强烈要求,多多才得以参赛。他还借此申报了该项赛事最小参赛选手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记者:那您为什么非要多多每一次都推向媒体的关注焦点当中,让他在这样的舆论漩涡当中?
何烈胜:正是因为通过这次偶然的一个曝光,让我感觉到一种就是,我刚才讲的一种责任感,那么我不希望这种相对比较成功的方法被我一个人独享,然后让大家来评判,尤其是这一年下来,多多是获得了三个世界纪录,然后拿了三个全国冠军,现在还要挑战独自驾机,而且智商上次是,南京市教育部门不相信,就是他的智商是218,后来专门组织人员,专门组织机构,包括他在内,进行了一个智商检测。当时他4岁,做八岁小孩的题目。
记者:你觉得这是您成功教育的结果?
何烈胜:这不是成功教育的结果,这只是一个结果。
解说17:
在父亲的安排下,多多三岁时就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特别之处在于,上午在小学学习,下午回到幼儿园中班,过正常的幼儿生活。今年9月开学,他又跳级到南京理工大学[微博]实验小学四年级旁听。据媒体报道,南京市的有关教育机构也把多多当做一个案列跟踪观察。
记者:你不断的打破这种规律,你不担心会有恶果吗?
何烈胜:一种是反的一种正的,正的我认为是创新,譬如说我举个例子,现在6岁的小孩上学那我问你如果放在20年前,还6岁呢在农村里面9岁、10岁、11岁、12岁读书,如果按照那个年代的观点来看,今天我们6岁小孩读书,那哪一个不是反传统, 甚至是反教育,反小孩的发展规律的?
记者:那咱们不说别的,就说多多。多多现在是白天在上四年级的学生的课,下午再去跟幼儿园的小朋友玩,你不觉得这本身有分裂吗?
何烈胜:不是分裂,我觉得是恰恰是弥补他心灵的这种缺憾,哪怕现在就是在读高中,他的心智模式仍然是孩子,因此下午我要让他回归到,他的孩童的这种心智模式里面,跟自己同龄的小孩在一起玩耍。
记者:他快乐吗?
何烈胜:既懂得和大人的交往,也懂得和孩子的交往,快乐和快乐我现在不知道。
解说18:
多多的生活可谓繁忙似锦,本周二,何烈胜还带着多多到石家庄参加商业活动。随后他邀请多多上台,朗读一段从早上开始练习的贺词。
纪实同期
并祝生意越来越好,就像我开飞机一样,一飞冲天……
同期
记者:那你带着他参加就可以了,那你为什么还专门让多多去发言讲他开飞机的经历呢?
何烈胜:就是源于我对多多财商的教育,上台去讲这个事情,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可以锻炼他的胆识,第二个方面比如说也可能成为一个领导者,他必须要有这种公众的讲话的这种能力。未来既然他要做个企业家,那么这是他必备的一段经历。
记者:您觉得一个五岁半的小孩能听懂关于财商,或者关于财富积累的这些方式吗?
何烈胜:听不懂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经历了这件事情,我在不断地往他的思想里储存这些记忆。
解说19:
作为一名商人,商场是何烈胜投身自己鹰式教育试验之前的20多年里最主要的战场。他写道福布斯富豪榜时说,“从此开始,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渐渐成为是否成功地最重要的价值标杆。”他用“何烈胜来了!”表达自己的激情。作为父亲,他明确表示,要把这种激情传承到儿子身上。
同期
记者:多多现在的理想是什么,你知道吗?
何烈胜:我知道。就是我现在的这种状况,他的理想就是企业家。我也希望他能够成为我,这就是一种传承。
记者:你爸爸说你长大想当一个企业家是吗?
多多:对,而且当企业家可以乐于助人,而且可以买成千上万个东西哦。当企业家我想买一个房子。
记者:你为什么非要让他成为企业家呢?
何烈胜:我觉得应该是成功人生当中的一部分吧。在他这个年龄由我给他设定的目标,应该是往企业家这个方向去引导和灌输他,这个企业家作为他的一个人生目标,其他的东西,我觉得应该什么,用一句话讲要目不窥园。
记者:他的人生是您在设计,您在规划。
何烈胜:对,尤其是在他16岁之前。
记者:那他的行为是不是也由您来控制?
何烈胜:在10岁之前吧。
记者:那他的思想也由您来控制吗?
何烈胜:对,应该由我来控制,由我来引导。
纪实:火车车窗多多背影听《大闹天宫》
同期
太上老君命人把悟空塞进八卦炉,煽啊煽啊,烧啊烧啊,转眼间49天到了,太上老君心想,这悟空一定被烧成灰了,谁知道哗啦一声,悟空从炉门里面蹦了出来他一脚踢翻了八卦炉,拿出金箍棒,横冲直撞一直打到了玉帝的凌霄宝殿,玉帝急了,赶紧派人去找西天的如来佛祖……
【演播室】
其实我们并不怀疑鹰爸对孩子的爱,但是在孩子多多任何一件惊世骇俗的举动背后我们却总能看到“鹰爸”何烈胜先生在记录,在主动地宣传推广,如果只是为了教育孩子的话,人们会觉得不必如此昭示天下,这也难怪人们会对他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人毕竟和鹰不同,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都不应该盲目地下猛料、走极端,而应该尊重科学,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因为幼儿的教育会给一个人打上终生的烙印,这也是人们对于孩子、对于教育需要心怀谦卑,谨慎、再谨慎的原因。感谢您收看本周《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