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孩子的嫉妒之心?关键字:孩子,嫉妒 来源:网络 作者:消息 2013-09-11 15:32
日期:2013-09-16 来源:中大学优
最近,复旦大学投毒案唤起了人们对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的记忆。有人说是因为朱令太优秀,遭到了同学嫉妒导致的后果。无独有偶,"微博"一名未满13岁少女,尚在就读小学六年级,因不满同班同学比自己长得漂亮,遂怀恨在心,将其约至自家杀害,并砍断头颅、手臂装入袋中。近日,广西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被告人父母赔偿原告各项费用10.8万元。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不能化解孩子心中的嫉妒,那么孩子就会对被嫉妒者持有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活在极度压抑之中;但是如果教会孩子心胸开阔,使孩子怀着一种豁达的态度,便能快乐的成长。那么,父母如何化解孩子心中的嫉妒,让自己的孩子与同学们打成一片?针对本期话题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和不同的观点可以在新浪或腾讯微博中搜索"包头晚报教育周刊",加入《包头晚报·教育周刊》官方微博与本版编辑进行微博互动。 长期存在嫉妒心理 后果会很严重 《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嫉妒心理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对人的生活、工作、事业,乃至人生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心理很复杂,于是在某些时候就表现出了嫉人,嫉事,嫉物。相应的在这个时候,孩子也会挖空心思采取手段来解决自己心中的嫉妒。 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一些孩子存在嫉妒之心,就会对被嫉妒者产生怨恨或者愤怒,进而可能就会付诸行动,诸如制造谣言,挑拨离间,乃至寻机报复。"在小学里,这些孩子常常偷偷地把老师喜欢的那些孩子的东西藏起来或搞坏。又如在上课时,如果老师夸奖别的孩子,他便会大声喊叫:“我也会啊!‘。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因为嫉妒心理强的人,别人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失败,都会给他带来痛苦,平添不少烦恼。"采访中退休教师薛秋华说道。那么,父母究竟该如何化解孩子心中的嫉妒,让他或她变得乐观、阳光、开朗呢?薛老师建议家长们应该注意从以下几点着手。 学会倾听孩子合理的宣泄 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杨和鼓励。表扬得当,可以巩固其优点,增加他的自信,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不当或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进而看不起别人,认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说他好,他就难以接受。另外,小学阶段的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他们存在嫉妒心理的时候,便会迅速而直观地通过语言、行动而表现出来。对于家长们来说,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绪趋向却并不难。家长要做孩子忠实的听众,就要学会耐心帮助孩子把妒忌心理排除掉。当孩子表现出幼稚而又可怕的嫉妒之心时,父母不要上来就对孩子的嫉妒心理进行批评,而要善于听出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根源,并且要心平气和地排除孩子由此而产生的苦恼,便于问题的解决。 孩子都会存在嫉妒的心理,他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家长耐心的倾听,以及对他们内心感受的肯定。让孩子心灵得到平衡,这样有助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又能有效防止孩子的嫉妒心理滋生。 让孩子懂得嫉妒的危害 作为父母,这个时候就要扮演老师的身份,用合理而又权威的语言让孩子明白妒嫉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即使是他们尊敬的爸爸妈妈也会有妒嫉的感受。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宝宝和爸爸在一起亲亲热热的时候,妈妈也会妒嫉爸爸,但是妈妈不会因此而乱发脾气或者感到难过。或者举出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告诉宝宝自己也有过同样的心情。再者,凡存在嫉妒心理的孩子,都会在心中产生一种报复的心态,并且都会不同程度地付诸实施,这样不仅危害别人,也危害自己,限制自身发展。父母此时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报复行动的危害性极大,这是由嫉妒不良心理冲击的结果。 当孩子的益友 帮孩子树立自信 多树立自信心,少袒护孩子。但凡孩子妒忌心理的产生,大都是由孩子不自信造成的。现在的孩子,不断日益强化内心的自我意识,从小就把个人私利放在第一的位置;但是一旦受挫也极易产生自我否定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病态的自尊,越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是全力维护自己,于是便可能不惜采取贬损别人的手段来补偿自己失衡的心理,于是在"我不如你,也不让你占上风",这样的想法中产生了妒忌心。所以家长学会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竞争是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进步和取长补短,不能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向积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