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大学优 | 举报电话:0763-3332667 | 邮箱:3332525784@qq.com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新闻
时评:对让孩子打麻将何必人人喊打
分享到:

  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

  在不少老百姓心中,麻将“娱乐之王”的位置无可取代。近日,“武昌一家长[微博]让初中孩子在假期玩麻将”一事引发广泛争论:是开发智力,还是不负责任?是寓教于乐,还是严厉封堵?一时间,人人喊打的声音甚嚣尘上。

  以笔者浅见,当麻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时,一味对其严厉封杀于事无补。基于此,与其在孩子看到大人打麻将之后对其严厉禁止,不如以轻松的心态对其加以引导。

  麻将,这个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功夫熊猫》等众多的影视作品中,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麻将的元素屡见不鲜。在笔者看来,生命力如此顽强的麻将作为游戏工具本身无对错之分。对孩子而言,打麻将是春节期间一家人茶余饭后联络感情的方式,还是令人嗜赌成瘾的不良行为。这完全取决于家长自身的行为示范和家教家风。

  将孩子带入棋牌室、大人忙着打麻将误用白酒冲奶粉、在麻将室"鏖战"拽上小孩当替补……发生在家长、孩子、麻将之间令人啼笑皆非的负面消息并不少见。因此,不少网友认为,若允许孩子打麻将,将会“纵容”孩子走上歧途。这种担心并非毫无道理。

  但仔细一想,如果没有家长的不良示范,白纸一张的孩子为何就会因小小的麻将而走上歧途?因此,这不免是为一些家长自己打麻将赌博成瘾的行为进行开脱。若是自己玩得昼夜颠倒,对孩子严令禁止,怕是教育效果也不容乐观。

  其实,春节期间,若非以赌博为目的,麻将不失为联络家人感情的一种好方式。麻将背后的文化,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文人里面,梁启超就是个“麻仙儿”,炫耀打牌可以“启予智窦,手一抚之,思潮汩汩”。大名鼎鼎的胡适先生,专门爱看打麻将,并且一局结束还要奉上精彩的“麻评”。仔细考究一番,麻将本身的来源、发展,更是穿插着丰富的历史故事。《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中写道,“鸳鸯见贾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张二饼,便递了暗号与凤姐儿。”书中,贾母、薛姨妈、王熙凤等人斗的就是麻将。

  去年,第三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在重庆举行,其中参赛者就有高校联队。负责人表示,大学生参加不设奖金的麻将世锦赛,有传承麻将文化的积极意义。而比赛中,中国队战绩不佳的现象更引出了“组建国家麻将队”的呼声。

  知识来源于生活,引导孩子了解麻将来源、探究麻将背后的文化趣闻,将麻将当成春节期间大家热闹一下的娱乐方式并无不妥。只要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起对待这种娱乐游戏的正确态度,麻将的“贻害无穷”也只能是夸张之词了。

 

在线报名

请输入下列信息,点击"提交"按钮,我们会电话联系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