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想和你聊聊。”“说吧,要多少钱?”
小彤和爸爸的对话就在这样的错位中无疾而终了。她把这段有点像段子,却真实发生的开场转述给记者听的时候,苦笑了一下。爸爸的“慷慨”让她不知道如何把话题进行下去。
上周,本报发出“暑假,和家人聊聊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征集令,触动了一些少年的心。可他们在酝酿谈话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和小彤一样的困惑——有人给记者留言:“想不好怎么开场?”“我和妈妈聊了不到10分钟就没话了!”他们这才发现,和家人慢慢疏离,谈话不多,最直接的副作用是,想聊聊时却不知道怎么开口了,开了口也仿佛无法深聊下去。
少年遇到的困惑——
我不知如何开场 我没有耐心聊下去
当我们发出聊天征集令后,办公室的里几位实习生首先领走了“任务书”。但几天后,他们告诉我:“谈话尚未成功”。
小麦说,那天晚饭时间,她试着对父母说,“我们聊聊吧。”
父母突然停下筷子,神情紧张。“麦麦,出了什么事?”
“有什么麻烦跟妈说”“是感情出了问题吗?”一连串问题劈头盖脸过来,吓得她不敢往下说了。
“看来真是我太久没有主动和他们聊天,也难怪他们会条件反射地认为我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小麦事后“自我检讨”。但其实那天她自己也没有想好要和父母聊什么,只能草草应付了几句就埋头吃饭了。
小王则想着要不和父母去哪里避个暑,家庭出游应该会是个聊天的好机会,她问父母有没有好建议,爸爸说:“大小姐你的安排才是安排,我们都随便呀,你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她说自己挺不喜欢爸爸这样的口气,这种别扭的情感表达反而让她觉得没法好好交流了。
即便父母先开口了,谈话也会因为话不投机戛然而止。
另一个男生说,周末他呆在空调房里玩电脑,妈妈总是要来啰嗦:“不要整天窝在空调房里,我们那个年代……”没等妈妈把话说完,他就烦了,“都说了是你们那个年代,现在时代不同了好嘛?”虽然之后他也为自己话太冲而后悔,“这本来或许是个了解母亲当年的好机会。”
男生坦言,其实他并不是反感妈妈总是提到的“那个年代”,就像他刚刚津津有味地看完《陆犯焉识》,“很多时候我宁可从文学作品里了解父母曾经经历过的时代,却不愿意耐下心来听他们忆当年。”
这种“交流困境”还体现在谈话时长上。小周同学对“调查分析员”的任务很感兴趣,她已经把我们设定的调查问卷下发到自己的班级QQ群和一个暑期培训班里,调查对象以高中生和大学生居多。
在已经回收的部分问卷中,她对其中一个问题的反馈特别有感触——
你跟父母的聊天时长大约是多久?回收的信息显示,这些青少年和家人的交流大多是碎片式的,“不少人三五分钟就结束了一个话题,比如晚饭想吃什么,当天碰上的一件事,某某同学如何如何。”小周说。可显然,这种必须的日常交流并不在我们指向的谈话范畴内。
至于更深入的交谈,大部分同学表示,“一般超过15分钟,我就没有办法说下去了。”
社会学家的提示——
正因为存在交流困境 更需要深度聊一聊
同学们遇上的交流困境,在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平看来,都是意料之中的。
“孩子会眷恋着父母带来的一切包容和温暖,他们如此地爱他们,但爱并不是认识,也不是了解,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以爱之名,故意地不去认识,不去了解。”
就像龙应台在描述亲子关系时也写道:“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挡风遮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
“而因此造成的交流上的疏离,是长期以来家庭交流和互动方式的结果,所以即便有成员意识到了并且想去打破,也不可能立即改变。”王平说,这时的突破就需要更有巧妙一些。
“首先要自我说服,不要让固有暗示比如‘他们很烦’、‘他们不懂’影响自己的情绪,当然,最好从以前已经有沟通基础的内容开始,或者从自己的经历聊开去。”
王平建议,比如对于大学生,你在经历大学生活的时候,想不想知道父母和你同龄时又在经历什么;或者你有没有去注意过,你们离开家的日子里,爸妈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此外,有几位小伙伴的实践反馈或许也能给你一些启发。
小冯同学说,他和父母的交流都是在遛狗的时候,“想和他们聊聊的时候,我就喊他们一起去遛狗。”王平也赞成,类似日常活动的铺垫会让沟通更自然,“比如陪家人购物、散步,帮他们一起做家务,或是在家庭出行时。”
璐璐开学就大四了,她说最烦父母让她去相亲。后来小姨告诉她,她父母当年也是相亲认识的。这是个不错的话题,她心想。她故意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向父母打探,然后惊奇发现,“他们的讲述不一样”,这下她更来劲了,打算去找更多的证词,去证明“是他们的记忆偏差还是谁所有隐瞒。”
“不管怎样,有了交流的意愿,并能迈出第一步,总归是好事。”王平说。
而这,也正是我们发起这项活动的初衷。
那么,和家人接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