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大学优 | 举报电话:0763-3332667 | 邮箱:3332525784@qq.com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家长课堂 > 心理门诊
家庭治疗简介
分享到:

   家庭治疗属于广义的集体心理治疗。其特点是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不大注意各个成员的内在心理结构,其出发点在于某家庭会经历各种发展阶段 (如结婚、育于、子女离家等),若在某阶段在家庭结构、组织、交流、情感表露、角色扮演、联盟关系及家庭认同等方面出现不适应现象,影响到家庭的心理状态,难由家人自行改善或纠正时, 宜寻求帮助及辅导,于是家庭治疗由之产生。

  进展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创始人米纽琴(Salvador Minuchin)和哈里(Jay Haley)强调家庭的结构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米纽琴是一位出身于阿根廷、受过精神分析训练的精神科医生。当他在纽约对低收入移民的家庭和黑人家庭进行治疗时,发现需要有一定领悟力的精神分析方法对此类家庭不太适用。1965年,他来到费城的儿童指导中心,面对的又是“过分有条理”的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在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以后,和哈里一起,分析家庭的结构和组织。他发现家庭是由不同的角色、功能和权力分配等因素组织起来的一个实体,在Palo Alto心智研究所(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MRI)关于家庭沟通模式的系统思想上创立了“结构式家庭治疗(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核心的概念

  结构式家庭治疗中最核心的概念是:家庭结构、次系统和边界。结构(structure):在家庭中持续起作用的、对系统进行调控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次系统(subsystem):以一定方式建立起来的角色与功能的亚系统。边界(boundary):家庭中亚系统之间的界限,例如僵硬、疏散、解离、过分卷入。

  基本技巧

  结构式家庭治疗基本技巧有:治疗的自发性(therapeutic spontaneity)、认识家庭(family)、加入(joining)、计划(planning)、改变(changing)、改意解释(reframing)、活现(enact)、重新建构(re-construction )、界限(boundary)、打破平衡(imbalance)、互补性(complimentarity)等等。

  理论背景

  家庭治疗有各种理论模式及治疗派别,以下仅择要简介。

  1.系统论观点将家庭看成一个彼此交互影响,个别与整体问也交互影响的紧密系统。一个成员病态行为的塑造及消亡,受家庭影响同时也反向影响家庭。其功能单位由多个亚系统组成,包括配偶亚系、亲子亚系,以及子女亚系等。治疗则从整个家庭人手。

  2.家庭负担理论:特指家庭因其成员思精神疾病而产生种种负担,治疗则从对患者的照料管理、应对技能、疾病预防知识学习角度予以辅导教育。

  3.情绪表达(EE)理论及研究,该理论从五个方面反映亲属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及情绪:

  ①批评性。

  ②敌对性。

  ③情感过多卷入。

  ④温馨感。

  ⑤赞扬性。

  经研究表明,批评性评分大于等于6分,情感过分卷入大于等于3分,或任何敌对性的评分,即为“高 EE”家庭,反之则为“低EE”家庭,高EE家庭的患者复发率为低EE的5倍之多,治疗的任务便是降低EE水平。

  适应范围

  1.子女有青少年适应障碍的家庭,此类情况最为常见。

  2.有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成员的家庭。其治疗目标有两种:

  ①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减少复发。

  ②减少亲属的照料负荷(心理上的压力及苦恼)。

  3.家庭中其他影响心理状态的人际关系紧张,包括夫妻关系(见婚姻治疗)、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各成员间的人际冲突。

  方法与技术

  1.结构性家庭治疗

  家庭结构包括成员间的沟通方式、权威的分配与执行、情感上的亲近与否、家庭角色的界限是否分明。找出上述结构中的偏差,并进行纠正是该治疗的重点所在。评估结构问题,可用“家庭形象雕塑”的技巧来测定各成员的心理知觉,治疗者可让各成员排列各自心目中家人关系的位置及距离远近,再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2.动力性家庭治疗

  动力性家庭治疗基于心理分析理论认为家庭当前的问题起源于各成员(尤其是父母)早年的体验,治疗者的任务是发掘治疗对象的无意识的观念和情感,与当前家庭中行为问题的联系,通过深层心理及动机的分析了解使他们恢复“自知力”,着手改善情感表达,满足与欲望的处理,促进家人心理成长。

  3.行为性家庭治疗

  着眼于可观察到的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表现,建立具体行为改善目标和进度,充分运用学习的原则,给予适当奖赏或惩罚,促进家庭行为的改善。

  4.策略性家庭治疗

  着眼于改进认知上的基本问题,首先要对家庭问题的本质有动态性的了解,建立有层次有次序的治疗策略。例如,孩子依赖母亲的近因是母亲的娇宠,使孩子“永远长不大”,而由于夫妻间缺乏温情这是远因,使妻子的重心一直放在孩子身上,寻找寄托。治疗则应从远因棗父亲(丈夫)角色开始进行帮助,从而促使家庭成员采取积极行动,解决家庭问题。

  概述

  家庭疗法(Family Therapy)又称家庭治疗,家庭治疗由麦尔首创,是以家庭以对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协调家庭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通过交流,扮演角色,建立联盟,达到认同等方式,运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个性、行为模式相互影响互为连锁的效应,改进家庭心理功能,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夫妻治疗(也叫婚姻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种特殊模式。

  家庭疗法与以个人为对象而施行的个体心理疗法有所不同,其特点是不太注重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而是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

  由于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功能单位,它与每个家庭成员的关系最为密切。家庭中每个成员的个性、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模式等,皆在家庭的熏陶下形成。家庭成员之间密切交往,互相产生正性的和负性的影响。但是,由于家庭功能不良,诸如家庭领导功能不良、家庭界限不清、外人插人、家庭内部互相折磨、家庭关系扭曲、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寄养家庭、家庭松散、互不关心、中老年人的困难,以及家庭交流模式不同等,都能使所有家庭成员在不同程度上卷人家庭纠纷,在病态的家庭关系中都占有一角,从而导致各种病态情感和行为障碍。

  理论背景

  家庭疗法的主要理论观点是把家庭看成一个私人性的特殊“群体”,需从组织结构、沟通、扮演角色、联盟与关系等观念和看法出发,以了解此小群体,并且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此家庭系统内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即在家庭系统内,任何成员所表现的行为,都会受家庭系统内其他成员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影响系统,而系统也影响其成员。这种系统相关的连锁反应,可导致许多所谓病态的家庭现象;而一个人的病态行为,也常因配合其他成员和心理需要而被维持。基于此种观念,家庭疗法主张,要改变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个人成员着手,而应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其治疗对象。家庭治疗通过语言疏通家庭关系,指导生活模式,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治疗,以改善病人生活环境,促进病人康复。

  有关家庭治疗的学派纷陈,理论和术语各异,治疗模式也有差别。例如,行为学派的家庭治疗家把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下来,进行行为矫正。精神动力学派的家庭治疗家以探讨家庭中潜在的心理冲突和投射机制,启发内省力,促进人格成熟,以和谐家庭关系。然而所有这些学派又都有共同之点,那就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并采取积极干预的策略,一方面力图打破原有的僵局;一方面重建健康的交流和行为模式。

  适应范围

  家庭治疗应用于:家庭危机、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子女学习困难、子女行为障碍。

  对于夫妻治疗,则适用于:婚烟危机,夫妻适应困难,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治疗模式

  针对家庭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可采用不同的家庭治疗模式。主要的家庭治疗模式有以下四种:

  1. 结构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治疗模式的重点放在家庭的组织、关系、角色与权力的执行等结构上,使用各式各样的具体方法来纠正家庭结构上的问题,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

  2. 行为性家庭治疗模式。行为性家庭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表现上,即建立具体的行为改善目标与进度,充分运用学习的原则,给予适当的嘉奖惩罚,促进家庭行为的改善。

  3. 策略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对家庭问题的本质有动态性的了解,并建立一套有步骤的治疗策略,着手更改认知上的基本问题以求有层次地改变家庭问题。

  4. 分析性家庭治疗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心理分析来了解家庭各成员的深层心理与行为动机及亲子关系的发展,主要着眼于了解且改善家庭成员情感上的表达、满足与欲望的处理,促进家人的心理成长。不管运用何种治疗模式,家庭治疗的进行,从开始到结束,需按下列步骤进行:

  开始阶段。在治疗之初,施治者宜将家庭治疗的性质作一简要的解释,说明互相要遵守的原则,以便治疗工作顺利进行。施治者在治疗早期,要用心让求治者家人接纳自己,并共同寻找问题的所在及改善的方向。

  进行阶段。此阶段中,施治者需运用各种具体方法,协助家人练习改善个人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时时去处理家庭对行为关系改变所产生的阻力,适当地调整家庭“系统”的平衡变化与发展,以避免一些成员变好时,而另一些成员却变得更坏。犹如站在跷跷板上,一边上来,另一边却下去了。

  终结阶段。求治者家人要养成自行审察、改进家庭病理行为的能力与习惯,并维持已纠正的行为。施治者宜逐渐把领导权归还给求治者家人,恢复家庭的自然秩序,以便在治疗结束后,家庭仍能维持良好的功能,并继续发展与成熟。

  方法与技术

  在施行家庭诊断与治疗之前,施治者要了解所谓“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各种病理关系,即个人的症状与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的相互关系。

  1.“家庭问题”的产生是单一成员“个人心理障碍”的反应

  即指全家人的心境困难是因家里某一成员个人的心理问题而引起的。比如,一个人心情烦闷,或脾气暴躁,往往害得一家人无法安宁、情绪不稳。可以说,全家人的心理问题,源于个人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心理生活。出现这种情况,辅导的方向在于帮助此人得到适当的治疗,解除其问题;同时协助配偶或家人应付和护理这样的家庭成员,努力减少家人的烦恼和心理负担。

  2.“个人心理问题”的形成源于过去的“家庭问题”

  虽然目前的家庭生活已稳定下来,但家庭成员仍继续受其影响,导致心理或行为问题。如幼小时父母关系不和谐,常闹矛盾,以致情绪极不稳定的孩童,长大后情绪仍不稳定,时常表现得战战兢兢,唯恐父母又闹离婚。又如,一个婚后常对自己的配偶缺乏信任,怀疑配偶会有不贞的行为,这可能与小时候父母曾相互背叛,让孩子们感到连夫妻都不能信任有关。

  3.“个人心理问题”是目前“家庭问题”的表现

  这种情况表明,尽管是因个人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而来就诊的,可是仔细一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个人的问题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这一角而已,主要问题还是背后存在着家庭关系问题。比如说,妻子抱怨身体不适,可能是最近在家里为了子女的管教问题而与丈夫吵过架所致。或者,妻子郁郁不乐,心情很忧郁,与其会谈时,却发现她最近发觉丈夫有婚外情,面临婚姻的危机。这些情况显示,治疗不能就事论事,只注意如何避免个体的忧郁与沮丧,而须与婚姻关系或家庭关系相联系,否则就只是治标不治本了。

  4.“个人心理问题”与“家庭问题”是同时共存的

  有时,个人的问题与家庭问题,是同进并退的,而不是因果关系。例如,父亲下岗,家人都因经济困难而担扰时,儿子偏偏又没考上大学而情绪低落。遇此情况,治疗时应双管齐下,兼顾双方,不可厚此薄彼。总之,我们应以动态的目光,仔细分析“个人的心理””与“家庭心理问题”到底有何种关系,待正确认识并诊断之后,才能进一步决定如何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心理问题。在上述各种情况下,心理医生最应注意的是:所谓个人心理所表现的症状,实际是源于家庭里的人际关系问题,即是家庭的问题,要依靠家庭治疗,才能解除个人的心理问题。

  在进行家庭治疗时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针对整个家庭成员,进行集体治疗,纠正共有的心理病态;

  “确诊的病人”所存在的问题只不过是症状而已,其家庭本身才是真正的患者;

  家庭治疗医生的任务在于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病态情感结构,改善和整合家庭功能。

  家庭疗法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发现问题。治疗者与当事人(儿子交谈,其他家庭成员(如父母)在旁边静听,不插嘴。这样的谈话能使家人感到震动,为什么当事人能与第三者进行正常的交谈,反思自己在家庭谈话中的态度和方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分析问题。治疗者与其他家庭人员交谈,使当事人了解到其家人的作法也不是按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没有道理,反思自己所采取的对策也是没有道理的。

  协商讨论。在治疗者的主持下开始家人间彼此对话,不追究过去责任或弄清谁是谁非,而是向前看,用一个新的话题、谈论如何在家中建立正常的对话气氛、父母、子女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能使自己家庭变成一个可爱的、亲切的、充满欢乐的家。

  注意事项

  家庭治疗的特点,在于将着眼点放在全家人身上,注重家人的相互往来、人际关系及家庭机能的执行情况。治疗的目的是使一个家庭成为心理机能健全的家庭,并不在于深入了解个人的心理状况,而是想办法矫正家庭关系,以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因此家庭治疗应坚持:

  一切以“家庭”整体为重点。

  采用系统的观点与看法。

  以“人际关系”分析成员间的相互行为。

  以群体的观念了解全体家庭成员的行为。

  由于家庭是由一群有特殊关系的成员所组成,有特别的感情,而且长久生活在一起,其心理治疗与一般心理治疗有所不同,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治疗原则:

  淡化“理由与道理”,注重“感情与行为”。

  抛弃过去,关心现在。

  忽视缺点,强调优点。

  只提供协助、辅导,不代替作重大决定。

    在线报名

    请输入下列信息,点击"提交"按钮,我们会电话联系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