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永红小学四年级1班有71个孩子。班主任苏妮却说,这个班,其实有72名“学生”。
4年前,从开学第一天起,48岁的陈世连就成为这个班特殊的一员,她的同桌叫夏世钢,当年8岁。她是他的母亲,确切的说是养母。陪着脑瘫的儿子 上学,陈世连一上就是4年,是班上的全勤生之一。她的任务很重:学知识,回去给儿子再讲一遍。更多的时候,是在上学放学途中牵着儿子不让他摔得太惨。
这对母子成为“同学”,故事令人叹息,留下很多感动。
陪读这4年
她带着养子未缺一天课
永红小学坐落于萱花路水池坡。每天清晨7:40,一辆银色汽车会准时出现,12岁的夏世钢由父亲夏庆洪开车送到学校,同行的还有母亲陈世连。这辆车,是唯一被许可进入校区的机动车。
“慢点,昨天摔的口子都还没好……”昨天,夏庆洪推开车门,打算扶儿子下车,语气焦急。但孩子拒绝了,坚持要自己来,前后挪了好几下,他才成功钻出来。之后一瘸一拐朝教室走去,每往前一步,艰难且小心翼翼。
“嘿!夏世钢,今天看上去精神不错哟!”53岁的学校保安梁山君跑过来打招呼,想看看能不能帮上忙。这4年,学校的每一个人早已慢慢熟悉了这个家庭的故事,有人同情,更多的人表示佩服。
夏世钢所在的四年级1班在3楼。母亲陈世连算过时间,51步楼梯,如果顺利的话,儿子扶住墙或栏杆爬上去需要5分钟,但这个过程是紧张的。“孩 子,不好意思,请你让让他。”昨日上午,陈世连不断招呼身边快速跑过的学生,小儿脑瘫带给夏世钢最大的障碍不仅仅是智力不好,还有行走能力差,稍微不慎, 他就会摔倒。
爬上3楼,陈世连必须随时护住他,他也必须努力爬楼。
到了教室,安顿好儿子,8:20,上课铃响起,陈世连准时离开,她转身去了操场,没有走出学校。每节课下课时她再上楼,如此往返,直到放学。
这是陈世连陪读的第四年。
她想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2012年9月,8岁的脑瘫儿夏世钢开始读书了,在与丈夫商量后陈世连决定陪读,儿子能读几年就陪几年。
“孩子智力不好,走路一瘸一拐,没办法,只有壮着胆子去跟学校商量。”陈世连说,最后,学校征求了其他学生和家长(微博)的意见后,允许她跟着娃娃们一起上课。从那天起,陈世连成为这个班的一员,坐在第一排的最边上。
小学一年级,陈世连与儿子同桌,只有小学文化的她笔记做得最勤,因为她不知道儿子能不能听懂老师讲的知识,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下来,回去重复讲 给儿子听。“他们学什么,我就跟着学,儿子反应能力比别的孩子慢,但肯学。”陈世连开玩笑,说这4年,她等于再读了一次小学,挺划算。
下午放学前,陈世连把数学老师布置的算术题抄在夏世钢的作业本上,晚上再跟着儿子一起完成。
在学校,对妈妈陈世连来说,最麻烦的是儿子如厕。
大脑神经受损,导致夏世钢踝关节不能弯曲,大便时必须有人在背后支撑着,否则就只能直挺挺地倒地。
“刚开始孩子小,不重,我就带他去女厕所,但毕竟是男娃娃,再大点了,我就跟着他去男厕所,可是不方便,有时候很尴尬。”陈世连说,后来,学校的保安知道了这个情况,主动来帮忙,这才让她松了口气。
跟儿子同桌坐了两年,2014年9月,夏世钢念到三年级,陈世连决定离开教室,一方面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另一方面,她希望培养儿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这两年,陈世连依旧陪读,每天准时上学放学,儿子上课,她就待在保安室或操场,课间再去教室看儿子是否需要如厕。
母子这12年
他被生母抛下医院二楼
陪读妈妈和儿子间越来越多的故事被人们知晓,令所有人意外。
时间回到2004年,永川城区一家医院内,一名刚刚出生的男婴被人包裹在塑料袋中,从医院二楼的窗户扔下。这个出生时不足4斤的小生命坠到绿化 带,人群突然安静了。有人走近,大喊“还活着”,随后被送至抢救室。男婴的不幸经历快速传开,当年,夏庆洪的弟媳也在这家医院治疗。“这事听得人心头难 受,我们准备去看看。”夏庆洪说,后来他核实到,男婴出生那天,被16岁的生母从楼上扔下。
之后,夏庆洪透过重症监护室的玻璃门,看到了戴着吸氧面罩的男婴,睁着大眼睛,很安静。
第二天,夏庆洪找到男婴家人。“你拿去养,我们养不起,让他长大孝顺你。”夏庆洪从孩子亲生外公那儿接过夏世钢。
夏家拿出4000元,给孩子缴了抢救费。在没有作深度检查的情况下,带着这个瘦弱的男婴回了家。当年的这个男婴,就是夏世钢。
当年一摔导致大脑受损
第一次给夏世钢洗澡时,陈世连就发现了儿子大脑后的两个血包,但未能引起重视。
2004年6月到2005年底,夏世钢跟正常孩子一样长大,能哭、能笑、会吮手指头,夏庆洪夫妇很幸福。“这孩子活下来不容易,我们该加倍对他好。”夏庆洪说,儿子跟着两个女儿一起成长,直到1岁半,夫妻俩才觉察到儿子有些不对劲。
于是,夫妻俩带着儿子去了重庆儿童医院,医生一席话让两口子瘫软在地。当年的一摔,导致孩子大脑受损,夏世钢被确诊为“脑瘫”。
带着孩子回到永川,夏庆洪与妻子商量,不能放弃,“这孩子不容易,我们收养了他,就得对得起良心。”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夏世钢因脑瘫出现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出现了智力缺陷、语言障碍、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
再苦再难谁都没有放弃
最初几年,陈世连的父母会帮着照顾这个领养来的孩子。出门时,外公外婆找来一根竹竿,一人提着一头,夏世钢半挂在竹竿中央,双脚拖地行走。后来,两位老人年事渐高,夏庆洪又要挣钱养活一家人,照顾夏世钢的重担就落在陈世连身上。
2011年,听说河北有家医院治疗脑瘫儿很有名。陈世连夫妇连夜买了机票,带着7岁的夏世钢去了邯郸。
医院表示,脑瘫儿想要恢复到正常水平几乎不可能,但通过手术治疗,孩子能从目前2分的行动能力,恢复到六七分。这一年,陈世连一家花费近20万,带着儿子去邯郸做了4次手术,让夏世钢从以前脚尖着地行走,逐渐变成脚掌贴地,趿足而行。
“我们的钱,几乎都花在了小儿子身上。”夏庆洪说,孩子的后续理疗和抚养两个女儿的费用,几乎把家中积蓄掏空。为了省钱,陈世连开始自学康复理疗。
前年,为帮着照顾儿子,夏庆洪干脆将生意转手,这也让一家人失去收入来源。为解决一家人生活开支,去年,夏庆洪用5年前专门为接送儿子上学放学购买的小汽车跑起了快车生意。早出晚归,晚上11点收工,一个月能挣3000元。
夏庆洪说,为了挣钱,多晚的单他都要接,但儿子上学放学的两个时间点,他啥单都不接。
■新闻面对面
既然收养了他
就是我们的责任
记者:陪读4年,有没有想过放弃?
陈世连:一次都没有,哪怕大冬天在教室外面冷得打抖。孩子是残疾人,但我们想他好歹得识字,我们老了照顾不了他的时候,他能自理。
记者:邻居说,你们的坚持也有人不理解。
陈世连:是的,这些年有人劝过我们,别让他读书了,也有让我们放弃治疗的,但我们既然收养了他,孩子就是我们的责任,否则良心上过不去。
记者:有没有想过送孩子去特殊教育学校,你可以不再陪读?
陈世连:我们去这样的学校看过,但后来放弃了,心想大人苦点就苦点吧,给他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
记者:对于今后,你们最担心的是什么?
陈世连: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一天天老了,总有照顾不动他的一天,那时候,该怎么办?所以,我们拼命让他学着自理,做最坏的打算。
■新闻纵深
夏世钢能读到4年级
身后有好多人帮助他
按照学校规定,学生每升一年级就要向上搬一层楼,而夏世钢所在的四年级1班是唯一不用搬教室的班级,原因是为了照顾他。“知道儿子上厕所不方便,老师一 直把他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靠近走廊处,方便进出。”陈世连说,老师甚至专门安排了两个同学,一人帮她搀扶,一人帮他拿书包。
去年5月,夫妻俩必须出趟远门。学校保安知道了这事,主动跟几名炊事员商量,同吃同住,五六个人接力照顾了夏世钢一周,没让他缺过一堂主课。
“我也是一名母亲,陈世连是我最佩服的妈妈。”班主任苏妮告诉记者,她亲眼目睹了这4年,陪读妈妈的坚持与不易。
苏妮说,遇上下雨天,拖着鞋子走路的夏世钢会把袜子弄湿,陈世连就跑去学校门口买新袜子,及时给儿子换上。最近一次考试,夏世钢语文、数学都只考了30多分,但老师们都没打算放弃,“我们从来没想过这个孩子会影响我们的考核,养母尚且如此,我们也同样有责任教育他。”
愿意这样帮助这个家庭,大家说,是出于感动,更出于对母亲陈世连的尊重。
(上游新闻记者 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