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这句话说得并不容易。
你们让他衣食无忧,让他生活顺遂,你们和他的日日夜夜,都是爱。
“为什么,非要说这样一句话不可?”
“我爱你”。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这句话听得也不容易。
他们好好学习,成绩提高,不要闹情绪,不要玩游戏,这已经是足够爱你。
“为什么,非要说这样一句话不可?”
我们的习惯,是将爱的表达寄托于心照不宣。
然而有多少父母,执拗地认为彼此“已经做得足够好,已经为对方付出足够多”,却在纵容着亲子之间的封闭和沉默?
01.
>>> 越沉默 越隔阂<<<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变得脆弱而焦躁,一点小失败和小挫折都经受不起?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孩子眼中的学习变得无趣,只为一次成绩放榜,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明明从未停止过在学习上给予孩子鼓励,明明一直无微不至地对孩子关怀,然而这些爱却像石沉大海。你们太难从中听到孩子的积极回应。
孩子受挫于难题,考试低分,在你们说着“我相信你可以的”、“我相信你下次会进步”的时候,展现出的也许是沉默与抗拒。
你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需要的是振作和鼓励,而孩子内心或许已不知不觉将父母的“爱”与“要求”对等,只是因害怕自己的表现令父母失望而感到恐慌。
也许将这些鼓励换做“我们调整一个小目标”或是“觉得哪里比较吃力”,爱才能获得正确的表达。
爱需要彼此表达才能获得亲子间的内心呼应。互相封闭的心让你们无法换位思考去走进彼此,父母的一无所知,终却成了孩子精神世界的一无所依。
02.
>>>越表达 越尴尬<<<
窗前灯下,你们谈课堂、谈压力、谈同学、谈老师,偏偏避而不谈的,就是爱。
你们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孩子练习表达爱的机会,却也只能感叹着,有什么心酸比得过孩子把父母的付出,全都当成了理所当然。
这份心酸,或许是因加班或生病而未准点参加孩子的活动,疲倦未消迎接的却是孩子的抱怨和难看脸色;
这份心酸,或许是在家为三餐家务忙得团团转,腰背乏累不得不稍作休息却被孩子嫌弃你来来去去老挡住他正着迷的电视机。
而他们偶然试着去表达这份情感时,你们却忍着内心的感动,淡淡的回应:“你搞好学习,就是对我最大的感激。”
当孩子主动揽起家务,却被你们以心疼为由赶回房间里学习;当孩子把好吃的主动分享给你们,却被你们习惯性地拒绝,宠溺着孩子独食的行为;当孩子在母亲节/父亲节攒下零花钱买下一大束康乃馨,你们在心里暗喜,却指责孩子乱花钱……
——对“爱”的回应,作为父母,竟是一种不习惯的手足无措。
我们都忽视了,爱,需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