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是为了检验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可是很多学生仅仅关注分数、名次本身,对试卷分析不重视,或者根本不会分析,致使考试的检验功能发挥不了作用。这是很坏的习惯,因为不会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人是很难获得高效进步的。而事实证明,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十分重视考后试卷分析,而且都有一套分析的策略和方法。
想要知道学霸们都是怎样分析试卷的?
考试三错,你是哪种?
1
遗憾之错
题目明明会做,反而做错了;如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关键字句等造成的“审题之错”;如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计算之错”;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ABCD错位了的“抄写之错”;还有最终答案正确但由于答题不规范,该有的格式没有,该有的步骤没有,该有的叙述没有。出现这类问题是同学们在考试后最后悔最感到遗憾的事情,称为“遗憾之错”。
2
模糊之错
由于我们的平时功夫没下到,记忆得不准确,理解得不够透彻,应用得不自如;当然在回答时就会不严密、不完整;常常是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改对了一半;或是平时做过的题目,考试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3
不会做之错
不会,根本没有答,要么就是胡乱写,胡乱蒙的,答错当然不可避免,当然也可能连猜带蒙蒙对了,抄别人抄对的,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错误。
这三种错误,
在每个同学身上或多或少都出现过,
我们针对这三种情形,
要采取三种策略——
消除遗憾;纠正模糊;力争突破。
对于那些让我们考后感到后悔的考试技术失误,如“审题之错”,想想是否出在急于求成?
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用逐字逐句进行阅读,对题意理解透彻后再出手答题。而对“计算错误”,想一想是否我们在草稿纸书写太乱,字迹潦草造成的,那我就建议你将草稿纸分格分块来使用,这样也便于回头查找。并有效避免发生“抄写之错”。而对于“表述之错”,我们就要在平时的作业中严格按老师要求的规定来答题,按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对于“模糊之错”主要是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思路不清、运用不活造成的。
是功夫不到家,基础不牢的表现,所以,我们在考后要根据自己暴露的弱点,做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此来夯实基础。在头脑中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通过多种题型,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通过一定题量的积累,达到概念清晰明确,运用自如、举一反三的水平。
在考试中,总有一些题目比较新,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需冷静分析,理智对待。如何分析?下面的分析方法,对学生来说受益匪浅!
1
知识上的查缺补漏
所谓查漏补缺,就是找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充完善,让知识的吸收全面化、系统化、有效化。在试卷分析过程中,通过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对比,学生要重点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而巩固这些知识点,除了复习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做好对知识的精细加工,做到举一反三。
有效巩固薄弱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英语学科可以制作单词卡片,然后将考试中拼错的单词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复习,提高记忆效率。还可以建立各个学科的“错题本”,尤其是较弱的学科。“错题本”不仅可以汇总错题,还可以将老师讲过的一些典型的、思路巧妙的、对自己有所启发、让自己有所领悟的例题整理上去,但要记住,平时要及时整理和总结,多看、多思、多问。这样可以快速弥补知识上的漏洞。一本或数本“错题本”记满以后,可以再重新整理,自己会做的可以删去,不会做的可以保留,如此反复,直至完全掌握。
2
注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
考试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在检验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劣和与应试能力的强弱。学生在考试中往往集中暴露粗心、做题方法不对、不会审题、检查不细等方面的不足,弥补这些不足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老师要引导学生端正考试的态度,不能只关注分数,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逐步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
告诉学生要把考试当成检验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机遇。比如,学生平时学习不够踏实认真,容易浮躁,考试时看到自己会做的题目就沾沾自喜,容易掉以轻心,最终失分。这个问题反映出学生学习习惯与态度不好,要想有针对性地解决,需要在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个优秀的学生要具备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与复习;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积极融入课堂学习,并做好笔记;多动脑,勤动手;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独立完成作业并经常反思。
而培养这些好习惯,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逐渐培养自己对各个学科的兴趣。
②心里要清楚什么是好习惯。
③坚持不懈地强化训练,让自己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
3
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
一般来说,只要平时学习努力,做到考前认真复习,都会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也有例外:有的同学分数不低,但很有可能是靠投机取巧或吃老本得到的分数;有的同学学习明显比前期努力了,但还是没有考好,这时要鼓励学生不要灰心,而要继续努力,慢慢储备知识,做到厚积薄发。
老师要告诉学生们:学习如同长跑,贵在持之以恒。长跑是耐力的比拼,开始跑在前头的,未必能笑到最后,一开始落在后边的,最终不一定是失败者。
4
正确对比,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最简单的是纵向比较,就是拿本次考试的成绩与上次考试的成绩对照,看是否比上次有进步。不仅从总成绩上比,更要比到细处,具体到每科,细化到每科的知识点。如语文考试,上一次“基础知识与运用”失分较多,这次通过努力失分减少了,这就是一种进步。
另一种是横向比较,即拿自己的成绩跟班、年级各档次分数线比。举例来说,语文、数学满分150,而自己语文考110分,数学考98分,哪一科考得好?不好判断,因为没有参照物。这时可以把各档次分数线作为参照,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找到相对处弱势的学科,及时补救,预防偏科。